齿轮油应该具有合适的粘度、耐负荷的性能以及好的耐磨性能。齿轮油是一种性能非常优异的润滑油。小编在之前的文章中科普过齿轮油与机油的区别,今天我们着重来介绍介绍车用齿轮油的性能。感兴趣的朋友们不要错过这篇文章哦。
齿轮油应该具有合适的粘度、耐负荷的性能以及好的耐磨性能。齿轮油是一种性能非常优异的润滑油。小编在之前的文章中科普过
齿轮油与机油的区别,今天我们着重来介绍介绍车用齿轮油的性能。感兴趣的朋友们不要错过这篇文章哦。
齿轮油应具有良好的抗磨、耐负荷性能和合适的粘度。此外,还应具有良好的热氧化安定性、抗泡性、水分离性能和防锈性能。由于齿轮负荷一般都在490兆帕(MPa)以上,而双曲线齿面负荷更高达2942MPa,齿轮油的用量约占润滑油总量的6%~8%。齿轮油是性能优异的润滑油。
现代车用齿轮油在齿轮设计时已被视为齿轮装置的重要结构材料,其粘度和承载能力成为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。因此齿轮油在使用中必须严格按规定要求选用,否则会降低齿轮装置的使用寿命,甚至造成早期损坏。
一、车辆齿轮传动机构的工作特点及对齿轮油的性能要求
车辆传动装置中的齿轮在工作过程中受力非常复杂,特别是双曲线齿轮,两齿轴线在空中交错,齿长方向仍是弧形,齿面载荷可高达1.7GPa,冲击载荷可高达2.8GPa,且齿面要以很高的速度滑移,产生强烈的摩擦,使得齿面局部温度聚升,很容易出现烧结、熔焊(胶合)等损伤。在如此苛刻的工况下,齿轮油必须满足如下性能要求:
1、良好的极压性,即在摩擦面接触压力非常高、油膜容易破裂的润滑条件下,能够防止烧结、熔焊等摩擦面损伤。极压性的改善必须依靠极压添加剂,它是一种分子中含有氯、硫、磷等元素的化合物,这些化合物在摩擦表面的温度达到足够高时,便与齿轮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,生成氯化铁、硫化铁、磷酸铁薄膜,此固态膜的临界剪切强度低于基本金属,摩擦副滑动时的剪切运动就在固态膜中进行,从而防止金属表面出现胶合或擦伤。
2、适当的粘度。车辆齿轮在正常运转条件下,齿面经常处于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状态,此时,齿轮油的粘度对承载能力有重要影响。油的粘度高,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油膜厚度厚,齿轮油的承载能力高,有利于齿面保护,但是粘度不是越高越好。因为,齿轮工作时搅动齿轮油,液体内摩擦产生摩擦热,会使油温升高。油温升高,齿轮整体温度和齿面温度随之升高,油膜容易被破坏。所以齿轮油的粘度不可太大。因此要求齿轮油的粘度要适当,具体说应满足如下要求,在最低工作温度下的最大粘度须能保证汽车不经预热可以顺利起步;在一般运行工况下齿轮油内摩擦消耗不应使所传递的功率明显下降;在最高工作温度时的粘度须保证齿轮的可靠润滑。
3、良好的粘温性能。即随着工作温度的变化,粘度变化要尽可能小,以保证在低温时具有足够的流动性,在齿轮转动时有足够量的油带到齿面及轴承,防止出现损伤。在高温时粘度不致降低太多,要能形成足够厚的润滑油膜。车辆齿轮油除以上性能要求外,还应具有良好的热氧化安定性、抗泡性,对金属腐蚀性要小,储存安全性要好等。
以上就是对车用齿轮油的性能分析,希望可以给有需要的朋友们带来一定的帮助。